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鐵拳無敵孫中山與再世霸王袁世凱的愛恨情仇

國民黨版本的歷史課本一向是極佳的架空小說。

在一定的歷史大事節奏中,運用不同的解釋名詞以及刻意忽略某些細節,就能成創造出比黃易還全面的架空小說。只可惜我們偉大的教師們沒有看出他的文學價值,反而認真的當歷史課本教,不僅使其變得枯燥乏味,更大的問題是:那真實的歷史故事去哪了?

在這個悲劇之下,身為民國四大高手之一(註一)的袁世凱也只能無奈的當一個歷史丑角,變成一個想當皇帝又失敗的胖子傻仔,一點高手風範都不剩。

如 果按照國民黨的課本解釋民國誕生這件事,大概就是很簡單的三句話:武昌起義->各省響應->清帝退位。不過故事並沒有這麼無聊。武昌起義之後 雖然確實有各地響應,不過清帝國哪有這麼遜炮,一下就宣告打完收工。有人造反當然開始準備落人打回去,不過這時候手上剩下的北洋新軍都是袁世凱的人,只好 再重新請他出山(註二)。不過舊恨加上新契機,袁世凱在長官的招集令下,還先裝病唉唉叫,要東要西之後才決定重新登場。

袁 一登場就叫馮國璋跟段琪瑞備妥人馬準備幹架,同時還寫了封信給革命黨的武漢頭人黎元洪暗示也是可以講和的。黎一看人家雖然不一定夠狠、義氣但兄弟顯然很 多,就回了封信給袁世凱說:「艋舺開一個堂!你就是堂主」,ㄜ不是,應該是「你把滿清弄倒,你就是總統」(意思差不多嘛)。之後馮國璋率領的北洋軍又再狠 狠的搥了革命黨一拳(不過袁適時叫停,沒有攻下武漢)。雖然是袁自己叫停的,不過他倒是一直回頭恐嚇朝廷,說革命黨超可怕,我看我們這下要完蛋了!!

但 真的覺得可怕的是革命黨人,這時候的革命黨本身還是一盤散沙,各派系互看不爽,不過大家心理知道,要真打下去,就算團結一致也不是袁的對手。於是眾人開始 發起一人一信擁袁倒清運動,連黃興都願意接受讓袁當總統。這麼一來就幾乎大勢已定,袁世凱順利的在兩股勢力中靠著自己的軍事力量爭取到最大利益。

(孫文:我呢,我怎麼都沒戲)

是 的,身為民國最強的嘴砲王,這個以大砲為名的男人怎麼會沒戲分呢。袁世凱雖然強,不過實在是老派,他的東倒西歪戲碼總是要演個好一陣子。不過這時候南方的 革命政府也不是沒事幹,還是一步一步的再推行政府組織。一開始他們打算先選個大元帥,結果黃興跟黎元洪背後的勢力戰的勢均力敵,不分上下。後來正要弄個臨 時政府的時候,比兩人更孚人望的孫文回來了,更重要的是,江湖謠傳他帶了一堆錢回來阿!!!!這對當時窮的快被鬼抓去的革命政府(註三)來說簡直是天上掉 下來的禮物,不過眾人引頸期盼的這個革命軍明星一回來竟然說:「林北謀炸錢」。不過我們孫大炮的原句是:「予不名一錢也,所帶回者,革命之精神耳!」就在 這個感人熱淚的金句之下,孫文當選臨時大總統,組成臨時政府,但是他不忘寫信告訴袁世凱說:我暫代而已,隨時可讓位。

這個 臨時政府著實又窮又妥協,除了革命黨各派相互妥協之外,連弄死秋瑾(對,課本上那個秋瑾)的清國地方官都有個位子,也可見當時孫的勢力有多薄弱。總之另外 一邊的袁世凱看頭香被插走,開始覺得這齣戲該收個尾了,就誘騙太后說你們乖乖退位,每年有錢領,還可保著尊嚴。太后娘娘因為長期被袁世凱嚇說孫文有三頭六 臂,想想怎麼打手都不夠,只好同意皇帝退位。只是她想到這悠久的清帝國竟然在自己手上結束,不禁難過地哭了起來,不過往下一看赫然發現在殿下的袁世凱也開 始哭,還哭得比老娘利害!!當時還是小鬼的皇帝後來回想起來,大概還是搞不清楚兩邊怎麼會突然開始眼淚battle吧。於是這齣由老派演員主演的狗血劇在 眼淚中落幕後,清帝國到此才正式打完收工。

孫文也就照原先所說,把位子讓給袁世凱。只是再讓位之前還耍了招回馬槍,把政府體制改成內閣制,惡搞了一下袁世凱。不過手上沒槍沒炮的,這也就只是惡搞一下而已了。

結果說到底,推翻滿清的是袁世凱阿!!!!

註一:四大高手分別為鐵拳無敵孫中山、再世霸王袁世凱、天魔傳人毛澤東、穿林北腿蔣中正。

註二:袁世凱沒多久前才被攝政王載灃解除所有職務,他一看苗頭不對就先裝病回家。是的,他要當官也生病,要辭官也生病。

註三:臨時政府夭壽窮的情況非常誇張,胡漢民有一次聽孫文的命令去拿錢,結果裡面剩十塊(銀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