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鳥籠公投的算盤


 最新的台灣指標民調顯示,若有核四公投,有近六成的民眾反對繼續興建。假如在正常民主國家,這樣的民意早就讓民選政府知道順應民意停建核四。但是國民黨政府竟然有辦法又要繼續蓋核四,又要博得傾聽民意的美名。而能讓他們可以通吃的,正是這部畸形的鳥籠公投法。以現在的公投法規定,必須要有超過總選舉人口的半數出來投票才行,相對來說支持續建就簡單多了,只須要坐在家中不投票即可。也就是說,這六成支持廢核四的民意,必須要有八成多,甚至九成的人都出來投票,才能夠阻止核四。雖然表達自己的意見也是公民責任,但投票當天有事無法參與的情況也所在多有,而這正是江內閣有恃無恐的原因,也是民間團體與在野黨呼籲要修改公投法的最大理由。

然而做為一個政治學者,江院長的對降低門檻的回應則是讓人無法接受。他說公投是用來補代議政治的不足,是一種例外。這與事實完全不符,從民主政治發展的歷史來看,代議政治才是因為直接民主受限於國家規模與行政效率,所產生的替代品,而公投之於現代民主國家,更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實踐。光是2012年,美國加州就透過與選舉合併舉行了十個公投議案,這怎麼是例外?有些人說把門檻降低,會使得激進少數決定重要議題。其實正因門檻降低,人們為了不讓激進少數決定重要議題,才會有動機出來投票。

2001年因為停建核四,陳前總統差點被罷免,當時社會對核電的感覺普遍還不那麼強烈,以至於民進黨屈服在對手脅迫下。2012年的總統大選,主張擁核的馬英九也順利連任。但隨著核能神話一個個被解構,社會終於漸漸了解,核能不但不便宜、不環保,更是非常危險的選擇。而這正是公民投票的重要之處,最新的民意現在認為不該繼續蓋核四,而公投正是展現民意又有法律效力的方法。只是在鳥籠限制與政治算計下,如果無法修改公投法。反核運動就必須全面結盟,並且更努力說服社會。在高門檻限制下,只有六成的支持不夠,必須要擴大支持基礎,才能為台灣打贏這場生存之戰。

本文刊登於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r/1/today-o6.htm

台日棒球親善之外的共同問題



最近網路上廣泛流傳的日本節目片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Kb4zkM4PFak)介紹了台灣與日本藉著棒球所展現的親善關係,令很多人感動。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台灣的棒球發展一直以日本為目標。好的選手都是以挑戰日本職棒作為最高殿堂,二郭一莊是那個時代的傳奇。職業棒球的發展過程中,也有很多日本教練的身影。高中棒球更曾以台灣甲子園作為號召的口號。即使到現在,台灣的棒球術語多還是用日語發音的外國語,而教練們也仍然喜歡觸擊戰術。只是,台日棒球分享很多共同的經驗,但也有共同的問題。

台灣的球員(特別是投手),常常受傷病所苦。韌帶置換手術(Tommy John Surgery)幾乎要寫在所有台灣旅外球員的球探報告裡。從郭泓志、曹錦輝,到陳偉殷、羅嘉仁等等數不盡的「台灣之光」,都難免動刀之苦。

追根究底還是選手被過度使用的問題。越強的天才投手,可能高中時就有過度的工作量。以前很多人都會說,日本的投手也同樣投的很多,但是都沒問題,可見是我們訓練不夠之故。松坂大輔高中時甚至有完投17250球的紀錄。但隨著越來越多日本投手向大聯盟挑戰,我們終於發現當面對更高層級的打者時,帶著傷威力減弱的日本強投再也無法壓制打者,也要走入開刀房。「平成怪物」也是人,也會受傷。受傷不再是練不夠,而是操過頭。

美國棒球界有一句術語,叫說「沒有投手新秀這種東西」(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pitching prospect, TNSTAAPP),意指投手易受傷的脆弱性,會使得投手新秀在養成時,失敗的機率很高。更因為如此,怎麼保護脆弱的他們就更顯重要。像這次的經典賽,大聯盟規定一隊必須要至少帶13名投手(也增加總名額到28),並且限定投球的數量與休息天數,就是貫徹這種保護投手的哲學。而這正是台日球界都應該要謹記在心並努力實踐的方向。

另一個台日共通的問題,是棒球隊中的體罰問題。承襲日式野球的球隊倫理,台灣球隊中教練跟學長的地位一向很高。球隊的倫理對於球技傳承有好處,但是如果管教演變成肢體的體罰,實在已經難見容於現代。日本西武獅隊的超級新人菊池雄星就曾經被二軍教練毆打,最後西武明快的將施暴的教練解約。台灣過去也有基層棒球教練毆打小選手的著名案例,兄弟象隊也剛因為「鐵拳」事件撤換總教練。關於球隊中的體罰,退休後到早稻田念書的前巨人軍名投桑田真澄就選了這個題材當論文主題,他認為體罰不但對選手的養成沒有幫助,而且顯示了指導者自己的不夠認真。日本球界有這樣的反省能力令人欣喜,我們也希望台日棒球親善之餘,也可以攜手進步,改善共同問題。

本文的刪減版刊登於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321/34901262/%E5%8F%B0%E6%97%A5%E6%A3%92%E7%90%83%E7%9A%84%E5%85%B1%E5%90%8C%E5%95%8F%E9%A1%8C%EF%BC%88%E7%8E%8B%E6%B3%95%E6%AC%8A%EF%BC%89

台灣棒球的悲劇循環可否停止?



台灣代表隊首度闖入經典賽八強,不只台中洲際棒球場連續爆場,連收視率都創下有線電視史上的新高紀錄。棒球再創榮景固然令人開心,不過若仔細回想過去十幾年的棒運發展,卻像棒球之神在惡作劇一樣,有著惡夢般的循環。

這個循環都始於振奮的國際賽勝利,然後人氣被引導至國內職棒,進而帶動三級棒球發展。但職棒季賽結束後,簽賭打假球的消息就一波接一波出現。而檢調單位像化療一樣,開始大規模清洗打假球的病徵。很多被抓的球員確實罪有應得,但也有像陳峰民這樣的例子,球員生涯就這樣被颱風尾掃到,再也不能繼續。之後則是長長的低潮期,還有一連串的國際賽慘淡敗績。但振衰起敝的棒球英雄依然一代接一代,從陳金鋒、郭泓志、林智勝到現在的陽家兄弟,他們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蹟,使得台灣的棒球發展重新攀上高峰。可惜這樣的循環,總會再度往下走,而這樣的戲碼在這十年內也演了好幾回。

在這個過程中,台灣的棒球倒也有變與不變。變的是旅外選手帶回來的現代棒球觀念,他們展現了力量、速度、防守及選球等現代棒球十分重視的元素,可喜的是,這次包辦中心打線的中職頂級打者們,表現的也毫不遜色。不變的則是教練們仍迷戀上世紀的小球戰術,不管國內外的棒球統計都告訴你(甚至只要稍微google都能找),犧牲觸擊會造成得分的期望值降低,甚至連得一分的機率都降低時,教練們還是可以繼續下達自殺戰術,浪費珍貴的出局數。這點倒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球迷們雖不期待老派教練們都看得懂棒球統計,不過這可是轉開電影台就可以看到電影「魔球」的時代阿。

作為球迷,我們其實也有一些責任。要擺脫人家譏笑說「國球不是棒球,而是贏球」的說法,我們除了持續關心這項運動外,還有很多事可以做。我們可以進場看球,支持大方、願意投入的球團,讓更多企業認為這是值得做的事業;另一方面也要對小氣的球團發出怒吼,讓他們知道一個季賽最有價值球員只能加薪八萬是不對的,就像當初打壓球員工會是不正義的一樣。中職球員的平均退休年齡比競爭更激烈的美日職棒還低,顯示了球員們工作前景不確定的集體現象。不確定感就容易使人挺而走險打假球。只有使球員的職業生涯有符合身價的合理報酬,同時輔以「真正的」打擊簽賭集團,棍棒與蘿蔔同時使用,才可能使悲劇的循環從此終止。

本文刊登於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30308/34874055/%E5%8F%B0%E7%81%A3%E6%A3%92%E7%90%83%E6%82%B2%E5%8A%87%E5%BE%AA%E7%92%B0%E5%8F%AF%E5%90%A6%E5%81%9C%E6%AD%A2%EF%BC%88%E7%8E%8B%E6%B3%95%E6%AC%8A%EF%BC%89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我們其實是禍福與共的一群人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在台北車站以集體臥軌、癱瘓鐵路疏運的方式,向政府抗議,因為理應照顧勞工權益的勞委會,竟然向這些年邁的長者追討所謂的「貸款」。

       十幾年前,這些工人被工廠惡性倒閉,四處求償無門,只好向沒負起監督企業退休金提撥責任的政府展開抗議。當時政府用「關廠失業勞工就業促進貸款辦法」的方式 解決問題,結果政府不但無能向這些惡質老闆討個公道,竟然要向這些弱勢勞工要錢,甚至提起訴訟。經過多次總統府前的抗爭與協調,勞委會還是只提出一個勞工 們無法接受的排富方案。年關將近的今天,勞工們還是只能繼續抗爭,躺在鐵軌上。

        當然,很多因此被耽誤了回家時間的通勤族一定覺得很不高興, 被影響到的也許還有值班的警察及台鐵員工。但是我們也得想想,這些人難道只是無理取鬧嗎?我們經常抱怨被資方壓榨,低薪、長工時、職場霸凌;同時我們羨慕 外國可以有很好的工作條件,工時短、休假多,連薪水都比較多。可是他們的條件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嗎?不,那都是爭取來的,是靠著罷工、抗爭得來的。

        罷工跟抗爭當然會帶來不方便與麻煩。但若不是這樣,怎麼能逼老闆們上談判桌,怎麼能逼政府正視問題、解決問題?若你也是勞苦大眾之一,當看到別人抗爭時,請 忍耐一下,不要說風涼話,不要說他們「擾民」,因為他們爭的不只是他們自己的權益,其實也是我們的。我們這些勞動者,其實都是禍福與共的一群人,若不能團 結立場,那就只有被忽視與各個擊破的下場了!


本文同時刊登於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feb/6/today-o1.htm
 

台中補選教我們的事



台中補選後各方解讀不斷,但最不可思議的,當屬認為這是罷馬行動失敗的看法。若馬英九因素在這次選舉中對顏家是正面的話,選前之夜站在台上的就不會是王金平,而是更該在場的馬英九主席;若馬總統不是票房毒藥,做人周到如標哥,怎會不感謝總統,反而稱「大環境」不好,勝選靠的是他顏家多年的在地服務。

即使計入投票率因素,顏家此次所拿的票也比上次萎縮許多,在地服務的因素沒有改變,差別也只是老爸換兒子而已。這中間少掉的正是因為馬總統績效不彰,使這區藍綠差距從20%變成不到1%。也因此,補選的勝利並不是國民黨的勝利,而是顏家艱苦的守下地盤。

很多人認為民進黨應該加強在地服務,才不會老是差最後一哩路,深耕基層當然重要,只是我們不能忽略是,當候選人只打服務牌就能鞏固基層勢力時,其實是政府對人民的服務十分不足。正因為政府沒有做好,才使得在地服務顯得格外重要,而這些服務的提供者最後享受到民眾用選票做出人情回報。

都市人常對這種模式感到不解,但我們可能忽略的是,在某些地方,當遇到需要法律諮詢的事務時,舉目所見竟找不到律師與可諮詢的資源;路燈不亮很久,反應後卻不見解決;農民需要灌溉的水源、收成完市場價格不好時,都需要地方的水利會、農會幫忙;甚至當弱勢要申請社會救助與福利,也還要跟政府有一番往來拉鋸。而這些都不是都市人想像中,打通1999就都可以解決的問題,反而都要靠所謂的地方服務來完成。

其實以服務做為選舉訴求並不稀奇,但只打服務牌還可以有如此成績,其實凸顯了台灣區域發展、甚至直轄市內的區域發展都出現嚴重失衡不均的問題。有些地方資源的可及性與普及性都遠遠不如都市,也使得「地方服務」變得這麼重要。光是以社會福利支出來說,台中市一年的支出不到北市的四成,台東縣更是則是只有可悲的4%。就算直轄市間已經是兩個世界,直轄市與其他縣市,更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這種資源分配不均,一個台灣好幾個世界的狀況,恐怕更是這次補選後,我們必須注意的問題。尤其在所謂北北基合併的構想之後,大者衡大,不均狀況更趨嚴重。政治上國民黨靠著有優勢的北部及攏絡地方的頭人,可以繼續掌握政權,但背後付出代價的,則是天龍國外的居民,以及高房價下,逐漸被趕出首都圈的年輕人。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Sandel與Mrs.Dragon的對談小記



哲學界的Youtube點閱率冠軍Michael Sandel來台訪問,膚淺如我為了看真人,只好做好十二萬分的心理準備來忍受Mrs. Dragon,結果隔天看報紙發現怎麼寫的都跟我聽到的不一樣,想來一定是我英聽太差都聽錯了(?)。不過對談的好處是Sandel除了講他書上有寫的東西,還有談一些我們關心的問題,諸如媒體壟斷、轉型正義等等。

轉型正義

Mrs. DragonSandel說,如果他是白色恐怖時代的警察,他會怎麼辦?Sandel藉此談了歷史責任的問題。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對個人的抉擇負責任,這是一種個人的道德責任,不管你是決策的政治領袖,或是一般的執行者(例如警察),都應該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同時,這些行動的背後有一個更大的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脈絡,作為這個政治社群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有一個集體的責任。他以德國為例,即使是戰後出生的世代,也仍負擔那些賠償與責任,他們並沒有經歷戰爭,嚴格說來與那些慘劇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做為後代,他們仍然繼續負這個集體的責任。Sandel說,我們自豪於輝煌歷史的同時,也必須要負起對歷史上的責任,這是個人責任以外的另一個面向。

Sandel經常被認為是社群主義者(即使他自己不太這樣稱),上述的說法也被某大報做成標題稱Sandel認為集體責任「更」重要,不過他雖然談了集體責任的部分,但並沒有說個人或集體責任哪個更重要,隨後吳乃德老師針對這個論點的追問後,他也說了他並沒有認為個人責任就不重要,因此有些報紙的寫法我覺得是蠻有問題的,不過對台灣來說,不管是大眾對自己集體責任的覺悟,或是進一步去談個人責任問題,倒都是一樣十分欠缺。

媒體壟斷

在記者會中,Sandel就被問到本國正夯的壟斷議題,他在記者會時說媒體壟斷應該要被阻止,立法應該是重要的途徑,台灣或許有自己的做法。在會上這個講法被梁文韜老師追問,認為這是否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Sandel說,他覺得防止媒體壟斷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這對他一直提倡的公共論壇有負面的影響,而他所說的台灣自己的做法,是在實際執行上,迎合在地脈絡的有效方法,方法可以談如何有效,但是原則是不變的。

Mrs. Dragon !!!!!

不管做了多少心理準備,真的聽Mrs. Dragon講很久還是會很想屎。與談的第一個問題,他竟然問說我兒子在學校IPod被沒收怎麼辦,隔天報紙還說他談教養,喜歡跟政治哲學家談孩子教養真是神祕的癖好,不過下次能不能請巧虎來訪問的時後再談教養?同時他想要Sandel講他拿糖果請雷根辯論的事情,以呼應其真知灼見說學生要「有謀」這件事。完全忽略雷根最後真的有來辯論,只是不知道我們又禮貌又低姿態的教育部長收到清大代發的道歉後,下次還會不會叫警察就是了。

Sandel講到想請雷根時,說young people could be confident, Mrs. Dragon馬上要補一句說young people could be arrogant. 連結尾的時候都不忘說下次要記得帶糖果喔!整場對談Mrs. Dragon總是保持優雅姿態,時而托腮時而沉思貌,按照他在立法院詢答時說,托腮是專心聽的表現。看來有時Sandel突然跟他說話,他熊熊答不上來,應該又是我看錯了(?)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雞同鴨講」再現江湖



最近政壇性向話題正夯,呂副因為被許信良拜訪,也發表了一下意見,可是卻不小心中槍,出現了以下的報導:

施明德籲蔡出櫃表勇氣 呂:有道理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chen198720110418175807

前副總統呂秀蓮看完投書,咀嚼咀嚼,認為施明德講的挺有道理。前副總統呂秀蓮:「當國家領導人,本來就相當程度要透明的,所以我不認為有侮辱,也不認為這需要同情,就坦然說清楚,也沒什麼不好。」


雖然重點真的不是呂副,不過再看到公視較完整的新聞畫面之後
                                                                               
又另外找了一些片段,才發現T台這則新聞做的真是藝術阿!!!
                                                                               
                                                                                
從公視的片段    http://0rz.tw/grx30
                                                                               
還有這個完整的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RqVmObdyo
                                                                                
中評社的報導    http://0rz.tw/LiJlK
                                      
大概可以拼湊一下

問到施的發言,呂好像在參加研討會一樣先summary一下
                                                                                
呂:

「我也是剛剛才看到他今天發表的論點,如果當初就這樣義正詞嚴的先告訴大家他的想法的話,也許整個社會會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他的話語,不過他是先把大家搞得雞飛狗跳,吵的雞飛狗跳以後,忽然今天講出一點道理來。所以我是還在咀嚼今天這篇文章,他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他好像也是說:我不認為性向是不對的。所以我才覺得說就坦然說清楚,也沒什麼不好,如果是這樣境界更高。」


記者問到小英是否會得到同情票的事
                                                                               
                                                                                                                                                               
呂:

要當國家領導人,本來就相當程度是要透明的,所以我不認為這個有侮辱,也不認為這個需要同情,否則你只要同情一個人.....這個也是有問題的。如果這是非常坦誠....所以我覺得(性傾向)*這是上帝的事功,我們面對上帝的事功,大家都要欣然承認就好。」
                                                                               
組合了上述的文字後,就變成報導中的
                                                                               
                                                                               
前副總統呂秀蓮看完投書,咀嚼咀嚼認為施明德講的挺有道理。前副總統呂秀蓮:「當國家領導人,本來就相當程度要透明的,所以我不認為有侮辱,也不認為這需要同情就坦然說清楚,也沒什麼不好。」

                                                                               
                                                                               
其實如果從報導影片中(http://0rz.tw/ADS5r )來看,還會發現有剪的感覺
                                                                               
不過文字化以後就毫無破綻阿!!!!
                                                                               
                                                                               
把問題跟前後文完全剪接組合之後,得出跟原意完全相反的報導,
                                                                               
這項絕藝自從金曲龍虎榜的雞同鴨講停播之後,我已經好久沒看到了阿!!!!!
                                                                                
                                                                              
                                                                               
*括號中的字是公視新聞報導的字幕補的,不過呂副在第二個連結中的影片檔說
                                                                                
「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隱私權,性向是上帝的事功,當事人都不必負責任。」

所以我想那個補完應該是沒有問題。

最後順便回味一下雞同鴨講吧XD